锚定“三标工程”筑梦万亿气区 西南物探力保四
“履职考核不能事后诸葛亮,要常鸣闹钟。”联队党支部书记莫耀汉有着丰富的大项目运行经验。针对必须“零错误”的民爆管控工作,对此,项目领导小组,在常规管控上进行了升级与强化。
为项目推进添翼
以项目为引擎
类似GMShot 软件类的技术应用,在该项目施工中还有很多。“基于高精度遥感的GMshot智能布设、环噪定量分析与精准控制技术、过大型城区井震联合采集技术、山地井炮源驱动激发技术、基于面波反演的近地表调查技术,这五大新技术的应用,是这么大项目施工的基础保障。”联队队经理王铎翰口中的这些新技术,也是东方物探近年来科技研发成果的适时转化应用。
在以前,分管测量人员对类似情况很是头疼。而运用自主研发的基于高精度遥感的GMShot 软件智能布设,在室内就能实现地面障碍智能提取、电子围栏智能构建、炮检点智能避障。
筑梦万亿气区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历时46年建成中国首个百亿气区、又经13年产量跨越200亿,其间不断创新变革,以高精度、高效率勘探为目标破解四川盆地地表地下双复杂难题,实现油气短时间、快上产。
石油勘探施工人员在地震仪器车前分析项目进展情况。陈文举供图
正是打造出南充三维项目这一“超大型城区物探作业示范引领工程”,并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更坚定了西南物探以项目为引擎,筑梦万亿气区的信心和决心。
而作为施工方,西南物探公司在对项目打造“标志性技术、标杆性管理、标准化操作”三标工程的要求下,升级加强了自我内控的管理,实行了采集、技术、装备一体化服务保障,创造性地采用了甲乙方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模式,为项目高效推进持续添力。
标准引领
项目采取了操作标准化、流程信息化、过程视频化、监控智能化、目标本质化加控制下药区域、控制下药数量的“五化+两控”管理模式,来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采用‘过大型城区井震联合采集技术';基于高清数据体,对震源道路进行提取与分级;采用井震联合观测系统设计;过城区eSeis节点采集,减少有线设备过城区的不稳定性,改装式移动电台设备,实现震源信号有效覆盖,山地勘探通信网络推演分析系统,推演城市地形的优选方案。项目进场仅仅30天即5月29日,就实现野外采集鸣响了第一炮。”
“五化+两控”管理模式,缩短层级检查间隔,实现了监管“零”盲区。
据悉,2022年,西南物探分公司还将积极把握重点盆地高效勘探重大机遇,紧紧围绕西南油气田加快上产500亿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东方物探一体化平台优势,全面加强物探采集攻关,优质高效组织项目实施,全力支撑油田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忠诚履行着物探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职责使命。(房金)
今年,东方物探确定了16个重点项目作为“三标工程”(标准化操作、标杆化管理、标志性技术)示范项目,而西南物探主导的南充三维勘探工程更是践行标准化管控体系的标杆典型。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拥有“满盆含气”的独特优势,是中国山地勘探的发祥地,资源量位列国内陆上8大盆地之首,2020年天然气产量占全国81%位列全国第一。但由于高难复杂山地发育,勘探难度大,四川盆地也是世界级地表地下“双复杂”油气勘探地区。
“用目前最先进的AI深度学习障碍物智能提取,障碍识别率从原来的60%-70%提升到85%以上,精度达到0.1米。这比遥感卫片更能清晰看到地表障碍,障碍区效率提升5倍。”测量员工艾勇对GMShot 软件应用效果表示满意。
南充三维勘探工程作为2022年东方物探的“头号工程”,上万个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点,就像一张密植的无形网,穿山跨河,对大地进行探测,要让设计书上的理论采集点落地,须要进行实地测量确定。河流、民房、建筑这些无法安置,就必须要按照规程进行避障。
“以前,曾经发现井口被不知情的老乡及自然灾害毁坏,寻找和恢复,非常困难,也大大耽误了施工时效。” 0017测线井口,正在安装井口报警装置的下药工张三娃还在回忆以前尴尬的经历。而现在,项目计划投入的1650个井口报警装置,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井口报警信息监控平台”对待激发井位全天候监控。
6月,在四川盆地大川中南充地区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工地上,技术负责人陈俊宇正在利用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自研GMShot软件,进行地面障碍的规避。同时,一架无人机正在0002—0017测线上低飞,质量检查人员寇斌在认真观察屏幕上eSeis节点仪器埋置情况。